有業內人士表示,物聯網領域是本輪芯片缺貨重災區,現在物聯網端的客戶反映訂單有的是,就是缺芯片,如果芯片能保障,訂單能多接一倍。
據介紹,傳統手機業務依舊占據大約六成業務份額,但是物聯網發展迅猛,業績預告顯示,作為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龍頭公司,深圳華強上半年實現凈利3.95億元~5.08億元,同比增長40%~80%另外,被動元器件分銷上市公司商絡電子、潤欣科技等也表示報告期內受到工業物聯網等相關領域推動業績。
與此同時,芯片設計企業陷入了市場火爆與缺芯掣肘的尷尬境地。作為物聯網Wi-Fi MCU通信芯片重要企業,樂鑫科技最新披露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約1億元,同比增加近2倍;扣非后凈利潤達9002萬元,同比增長約5倍。
雖然物聯網行業景氣度提升,公司的產品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大幅增長,但由于集成電路行業中的芯片制造及封測產能供應緊缺,導致產品成本略有上升,模組業務毛利率下降。
智能控制被視為智能社會的核心技術,是智能設備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但相關智能控制器行業同樣需要面對物聯網訂單火爆與原材料短缺的煎熬,導致利潤水平承壓。
某高管表示,現在主要受原材料影響,接不了太多的增量訂單。于6月疫情反彈防控升級,海運出口限制,運輸成本上升,而公司此前與客戶簽署的訂單已經將運費計算在內,所以之后的運輸成本提升需要自行承擔,也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公司利潤率水平。另外,下游的物聯網應用場景也在不斷豐富演化。掃地機器人智能控制器、汽車電子智能控制器、自行車燈等疫情催生的“宅經濟”被視為本輪物聯網爆發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國際關系背景下,加上缺芯的壓力,電子產業自上而下的國產化替代也在加速。而隨著芯片設計能力不斷提升,頂層的自主可控生態圈也在逐步打造。